经济管理学院
一、历史沿革
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,可追溯至1904年湖北省高等农务学堂开设的农政、财政和理财课程。1952年,武汉大学、中山大学、湖南大学等院校的相关系科合并,设置华中农学院农业经济系;1992年,经农业部批准,成立农业经济管理学院;1996年更名为经济贸易学院,同年,经农业部批准,以学院土地规划与管理系为基础,成立土地管理学院,与经济贸易学院合署办学。2005年,经济贸易学院和文法学院管理科学系合并,组建经济管理学院。2013年,学校成立公共管理学院,经济管理学院-土地管理学院所属的土地管理系、信息管理系、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实验中心等调整并入,其它办学资源隶属经济管理学院至今。
二、师资队伍
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35人,其中专任教师114人、行政管理人员21人,聘用职工4人。教师队伍中有教授30人、副教授49人、讲师35人,博士生导师27人。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,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,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7人,中宣部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2人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,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,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,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4人。
三、教育体系
学院下设农业经济管理系、林业与资源经济系、经济学系、企业管理系、市场营销系、会计学系等6个系。建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;现有农林经济管理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农业经济管理、农业贸易与金融、中小企业管理、农村与区域发展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农林经济管理、工商管理、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,工商管理(MBA)、农业管理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,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。设有农林经济管理、工商管理、市场营销、人力资源管理、会计学、财务管理、经济统计学、经济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市场营销(国际农产品营销)等10个本科专业,其中市场营销(国际农产品营销)为中英合作项目。
四、学科建设
经过多年的发展,学院形成了以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为特色,工商管理学科和应用经济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。2007年,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湖北省优势学科;2008、2013年,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两次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;2008-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,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3名;2017年,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,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-、名列全国第3名。
五、人才培养
2008年以来,学院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,二等奖1项;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“双万”专业,市场营销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和省级“双万”专业;获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、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1个、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、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;建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、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、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;入选“十二五”国家级及部级规划教材6部,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4部。省级及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获奖260余人次,其中国家级80余人次;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222篇、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0篇、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篇,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、提名奖3篇。
六、科技工作
“十二五”以来,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项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6项,其中重大项目2项、重点项目5项,承担国际合作项目2项、省部级课题164项,1项成果入选2015年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》,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69项,其中省部级一等奖6项、二等奖10项;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0余篇,其中在《经济研究》、《管理世界》、《中国农村经济》等高水平权威期刊以及SSCI/SCI上发表论文130余篇,出版学术专著52部;建有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3个、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中心7个、校内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农村经济固定观测调查站48个。
七、国际交流与合作
学院坚持开放发展战略,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,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,学术氛围浓郁。与英国哈珀·亚当斯大学、美国弗罗里达大学、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,先后举办“气候变迁、农业资源循环、技术进步与农业管理”国际学术会议、“第五届CAER-IFPRI国际学术年会”、“优质农产品生产与分销管理—2013中澳论坛”、2016年作物营养强化进展与评估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。每年近百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交流,积极选派教师赴国外高校、研究机构访学。